尿NAG、mALB和G2一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评价中的应用
Time:2011-05-18 00:51:04
我们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NAG、mALB和p2一MG,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(DN)的早期诊断价值。
资料和方法
1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:来自我院就诊患者,诊断符合1999年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,男68例,女54例,平均年龄(55.4±13.9)岁,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。正常对照组: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,男35例,女25例,平均年龄(54.2±15.1),均无肝、肾、心脏疾病及内分泌疾病。
2 方 法
2.1 标本收集:留取中段晨尿lOml,3000r/min,离心5min,取上清液测定,在2h内完成标本检测。
2.2检测方法:尿NAG采用速率法,mALB、Be—MG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,试剂均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,使用日本东芝TBA一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;尿蛋白定性试验,用吉林长春颐达公司提供的US一200型尿液自动分析仪及其配套尿11A试纸条检测。
2.3统计学处理:检测数据以均数±标准差(孑±s)表示,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。
结 果
1糖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尿NAG、mALB和p2一MG测定结果比较,见附表。结果表明尿中NAG、m Alb和B2一M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进行t检验,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(P<O.01)。
2糖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比较:尿NAG、m ALB和G2一MG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为0;在糖尿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9.2%,52.5%,46.7%;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1.8%。
讨论
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[1]。DN的早期,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,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,而且尿常规蛋白定性及传统肾功能检查往往正常,此时病理大多属于可逆性,因此早期诊断和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NAG分子量130kD,是人体内重要的溶酶体水解酶,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,富含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,在尿中相对稳定。当肾脏受损时,由于细胞的破坏、脱落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,尿酶的活性显著增高。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到,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NAG显著升高,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,因此,其可以作为DN肾小管损害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。尿中的NAG活性升高提示肾脏损害,是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标记物瞳]。正常情况下,肾小球基底膜具有3"--4nm的微孔,并带有一层负电荷,即具有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。mALB分子量为69kD,带有大量负电荷,不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滤过。糖尿病患者由于高糖、糖基化终产物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,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肾小球基底膜具有很高的亲和力,能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,并促进一氧化氮、内皮素的产生,从而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而导致尿蛋白[3]。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到,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mALB明显升高,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,因此,尿mALB可作为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。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糖尿病引起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标志。p2一MG分子量为II.8kD,主要由肝脏合成。正常人体内的B2一MG的生成和释放速度是非常恒定的,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,原尿中的99.9%的82一MG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,不再返回血循环,故尿中含量甚微[4]。当肾脏近曲小管受损时,尿p2一MG重吸收和降解减弱,尿中的含量就会升高。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到,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p2一MG显著升高,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,故尿p2一MG升高可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。
本文结果表明,在糖尿病患者组中,尿NAG、mALB、p2一MG已明显高于对照组,说明在糖尿病患者早期不仅存在着肾小球损伤,同时肾小管也有损伤。故检测这3项指标在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,可作为临床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依据。本次实验还显示,糖尿病患者单项检测尿NAG、mALB、82一MG的阳性率分别是49.2%,52.5%,46.7%,而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91.8%,大大提高了肾脏损害的检出率,且标本取材方便、简单易行、无创伤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定期联合检测尿NAG、mALB、82一MG对DN的早期诊断、治疗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。
参考文献
E13 郭郁郁.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栓形成.国外医学临床化学与检验分册,2003。24(3):131—132.
[2]刘振平,张艳玲,陆菊明.糖尿病肾病的标记物[J].中华肾脏病杂志,1999,15(6):389—391.
[3] Matsumoto K,Kanmatsuse K.Elev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the urine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—change nephritic syndrone[J].Clinical Ne phrology,2001,55:269.
[4]梅长林,徐洪实.血、尿p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评价[J].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1999,19(4):200.